衡陽新聞網(wǎng)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頭條新聞 > 正文:

第一觀察丨總書記考察三蘇祠,講到三個關(guān)鍵詞

2022-06-12 08:31:32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6月8日,習近平書記在四川眉山考察,前往三蘇祠了解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等情況。

近平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要敬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要善于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廣泛借鑒世界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閉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國的東西為圭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敬仰、汲取、借鑒,三個關(guān)鍵詞意味深長。

三蘇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一門三進士”,唐宋八大家獨攬三席,三蘇父子攜手寫就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文化傳奇。

書記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內(nèi)建筑、陳設(shè)、楹聯(lián)、題記,不時詢問三蘇生平、主要文學成就和家訓家風,以及三蘇祠歷史沿革、東坡文化研究傳承等情況。

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不久前,習近平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chǎn)品。

“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這次實地考察中,習近平書記從文化自信又談到道路自信:“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悠久文明歷史的深厚底蘊,我們帶領(lǐng)人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也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

近平書記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和闡發(fā)”“要認真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旁征博引、取精用宏,展現(xiàn)出習近平書記深厚的文化情懷,也折射出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運用中華文化智慧開創(chuàng)治國理政新境界的歷史自覺與歷史自信。

近平書記帶著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向世界熱忱推介中國的“金色名片”;在數(shù)次出訪考察中,以兼容并蓄的胸襟,展現(xiàn)出中國對其他文明的尊重欣賞,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書記指出:“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要睜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啟發(fā),為我所用。”

心懷敬仰、善于汲取、廣泛借鑒,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

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精華的源頭活水,滋養(yǎng)著當代中國人民的精神氣質(zhì),潤澤著當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品德修養(yǎng),孕育出大江東去的英雄氣概和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