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wǎng)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頭條新聞 > 正文:

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 | 從漢中之“漢”看文脈傳承

2023-07-31 21:05:13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在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北依秦嶺、南屏巴山的漢中,既是漢江的發(fā)源地,也是漢文化的發(fā)祥地。

褒斜道見證了楚漢相爭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古漢臺奠定了漢室四百多年的煌煌基業(yè)。歷經(jīng)秦風漢雨,又見三國傳奇,不論是金戈鐵馬的運籌帷幄,還是碧血丹心的江湖馳騁,日夜東流的一江漢水是無數(shù)歷史變遷的見證。

29日,正在陜西省漢中市考察的習近平書記來到漢中市博物館,參觀有關(guān)歷史文物展陳,了解漢中歷史文化、文物保護情況。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我們一起觀漢風遺韻,品漢字風骨,從漢中之“漢”說開去,體悟歷史文脈的生生不息。

WechatIMG40.jpg?x-oss-process=style/w10

高臺里的漢風

行走漢中,猶如在史書中穿行,俯仰之間皆能與歷史相遇。

這里,是漢代使者張騫的故里,鑿空西域,他“持漢節(jié)不失”,在絲路長卷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里,也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zhàn)場,黃忠在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趙云在漢水之濱大敗曹軍,諸葛亮為“興復漢室”率軍北駐漢中8年,“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把時間的卷軸再向前翻,公元前206年的鴻門宴后,沛公劉邦被項羽分封為漢王,劉邦在此筑壇拜韓信為大將,兵出陳倉道,平定三秦,逐鹿中原,十面埋伏,困楚霸王于垓下,終一統(tǒng)天下,定國號為“漢”。

“赤帝龍興事已陳,層臺鞏固尚如新”,古漢臺歷來被認作漢代基業(yè)的象征。1958年,漢中市政府將古漢臺遺址改建為漢中市博物館,置身其中,厚重古樸,時至今日,依然能在幽深思緒中追溯千年前的漢風漢韻。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漢中北部的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習近平書記指出,“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帶著這樣的“歷史感”凝視腳下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更能感知文化源頭之所系、文明力量之所在、文脈傳承之所依。

摩崖上的漢字

漢中的七條古棧道,記錄著爭霸稱雄的滄桑往事,也流淌著且歌且行的萬丈才情。這里有唐代元稹經(jīng)儻駱道的“駱谷春深未有春”,也有宋代陸游過金牛道的“細雨騎驢入劍門”。朝朝暮暮又歲歲年年,陣陣錘音與聲聲吟誦遙相呼應,在高山流水間留下處處題刻,把漢字里的雅量高致封存于千年不朽的石壁之上。

東漢永平年間,褒斜道開鑿了石門隧道,歷代文人墨客在石門附近留下摩崖石刻、碑碣178種,以“石門十三品”最負盛名,堪稱我國書法演變史的形象資料。從東漢時期的“漢隸之極作”《石門頌》,到南北朝時期具有典型魏碑特色的《石門銘》,起筆是文心雋永,落筆為傳世風骨,把漢字之美寄寓錦繡山河,本身就是一種“中國式浪漫”。

漢字,孕育文化基因,書法,承載文化自信。橫平豎直寓意頂天立地,騰挪變化展現(xiàn)包容并蓄,從一撇一捺到一平一仄,都凝結(jié)著中華文明的悠久記憶。面對信息時代的沖擊與挑戰(zhàn),漢字激光照排技術(shù)系統(tǒng)“告別鉛與火,邁入光與電”,中華精品字庫工程為書法類文物的“活化”與“數(shù)字化”提供新嘗試,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離不開一代代人的守正創(chuàng)新。

2014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族小學的墨韻堂里,習近平書記對正練毛筆字的孩子們說道:“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志。殷墟甲骨文距離現(xiàn)在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jié)構(gòu)沒有變,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去年10月,總書記在河南殷墟遺址考察時指出,“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系。”上承千年文脈,下啟千秋偉業(yè),古老的漢字正為中華民族續(xù)寫新的時代華章。

全世界的漢學

位于秦嶺巴山之間的漢中,自古便是“天下形勢之地”、山川通達之處。

一條條蜿蜒于崖壁之上的千里棧道,使?jié)h中成為北方茶馬古道的起點,也在驛馬飛馳間激蕩著多元文化交流的回響。

從西漢絲綢之路打開人文對話與友好交往的大門,到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日本多次派出規(guī)模龐大的遣唐使團,再從《馬可•波羅游記》讓西方充滿對東方的向往,到羅明堅和利瑪竇為中西文化交流鋪路......千百年來,漢文化的風早已吹向全球各地,而漢學作為國外學者研究和介紹中華文化的學問,正為當代世界提供文明互鑒的啟迪。

7月3日,習近平書記向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致賀信時表示,希望各國漢學家作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為溝通中外文化、增進理解友誼合作作出更加積極的努力。

植根在中國、發(fā)展于海外,漢學本身就是一個尋找文化認同的窗口。從蔚然成風的“漢語熱”到“漢文化熱”,不斷擴大的中華文化影響力,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而中國,也在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過程中,塑造了世界文明新格局,豐富著世界文明百花園。